【浮花浪蕊什么意思】“浮花浪蕊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光鲜、实则没有根基或缺乏内涵的事物。这个词语多用于比喻人或事物虽然看起来美丽、吸引人,但实际并不稳定、不可靠,容易随波逐流。
一、
“浮花浪蕊”原意是指漂浮的花朵和轻飘的花瓣,常用来比喻那些看似美丽却缺乏实质、容易凋谢的事物。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,它常被用来形容人的性格、行为或某些现象,带有贬义色彩,强调其虚浮、不稳、缺乏深度。
该词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:“春宵苦短日高起,从此君王不早朝。承欢侍宴无闲暇,春从春游夜专夜。……后宫佳丽三千人,三千宠爱在一身。金屋妆成娇侍夜,玉楼宴罢醉和春。姊妹弟兄皆列土,可怜光彩生门户。遂令天下父母心,不重生男重生女。……”虽未直接出现“浮花浪蕊”,但在类似的语境中,这种表达方式常被用来描绘那种表面繁华却缺乏根基的景象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浮花浪蕊 |
拼音 | fú huā làng ruǐ |
含义 | 比喻虚浮、不稳、缺乏实质的人或事物 |
出处 | 常见于古典文学,如唐诗宋词等,虽非直接出自某一部作品,但常见于类似语境中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表面光鲜但内在空虚 |
色彩 | 贬义 |
近义词 | 浮华虚饰、昙花一现、过眼云烟 |
反义词 | 实实在在、脚踏实地、根基深厚 |
示例 | 他不过是浮花浪蕊,靠不住的。 |
三、使用建议
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,“浮花浪蕊”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注重外表、缺乏内在实力的人或事。比如在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时,可以说“他只是浮花浪蕊,不能托付大事”。不过要注意语境,避免过度使用导致表达生硬。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“浮花浪蕊”的含义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