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惟妙惟肖什么意思】“惟妙惟肖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描写、模仿或表演非常逼真、生动,几乎与原物或原人一模一样。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,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用来夸赞某人的技艺高超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拼音 | 含义 | 出处 |
惟妙惟肖 | wéi miào wéi xiào | 形容描写、模仿或表演非常逼真、生动,几乎与原物或原人一模一样。 | 出自《聊斋志异·画皮》:“道士曰:‘此妖也,非人也。’陈生笑曰:‘汝何以知之?’道士曰:‘其形虽人,其心则鬼,惟妙惟肖,可畏也。’” |
二、用法与例句
用法 | 示例句子 |
描述人物形象 | 她扮演的林黛玉惟妙惟肖,仿佛真的从书中走出来了。 |
描写艺术作品 | 这幅画中的小猫惟妙惟肖,让人忍不住想摸一摸。 |
表演或模仿 | 他的模仿秀惟妙惟肖,观众都分不清是真人还是演员。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栩栩如生、活灵活现、惟肖惟妙、逼真传神 |
反义词 | 粗制滥造、生硬呆板、死气沉沉、不伦不类 |
四、使用注意事项
- 适用范围:多用于描述人物、动物、场景等具有形象感的事物。
- 语气色彩:带有褒义,强调“真实”和“细腻”。
- 避免误用:不能用于形容抽象概念或情感表达,如“他表达得惟妙惟肖”就不恰当。
五、总结
“惟妙惟肖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富有表现力的成语,常用于称赞艺术创作、表演或模仿的逼真程度。它强调的是“形似”与“神似”的结合,是一种对细节高度还原的赞美。在写作或口语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,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