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】在学习和认知过程中,我们常常会接触到“陈述性知识”和“程序性知识”这两个概念。它们是心理学和教育学中用来描述不同类型知识的重要分类。了解这两类知识的区别和特点,有助于我们在学习、教学和实际应用中更加高效地掌握和运用信息。
一、
1. 陈述性知识(Declarative Knowledge)
陈述性知识是指对事实、概念、原理等信息的描述性知识。它回答的是“是什么”的问题,通常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。例如,“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”就是一个典型的陈述性知识。这类知识主要存储在长时记忆中,需要通过回忆或识别来获取。
2. 程序性知识(Procedural Knowledge)
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“如何做”的知识,涉及技能、操作步骤和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它强调的是动作和过程,而不是单纯的描述。例如,“如何骑自行车”或“如何解方程”都属于程序性知识。这类知识通常是通过实践和练习获得的,并且往往在使用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思考。
二、对比表格
对比维度 | 陈述性知识 | 程序性知识 |
定义 | 描述事实、概念、原理的知识 | 关于如何执行任务或解决问题的知识 |
回答问题 | “是什么?” | “怎么做?” |
表达方式 | 通过语言或文字描述 | 通过行为或操作表现 |
获取方式 | 主要通过阅读、听讲、记忆 | 主要通过练习、模仿、经验积累 |
存储位置 | 长时记忆中的语义记忆系统 | 长时记忆中的程序记忆系统 |
使用方式 | 需要主动回忆或识别 | 通常自动完成,无需刻意思考 |
典型例子 | “光合作用的定义”、“氧气的化学符号” | “游泳”、“打篮球”、“编程” |
教学方法 | 讲授、讲解、背诵 | 示范、练习、反馈 |
三、总结
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虽然在性质和用途上有所不同,但二者在学习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。在实际教学中,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,合理安排两种知识的传授方式。同时,学生也应注重两者的结合,不仅要掌握“是什么”,更要学会“怎么做”,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