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南檀北柘的柘木是什么树】在传统木材分类中,“南檀北柘”是一个常见的说法,用来形容南方和北方分别盛产的珍贵木材。其中,“南檀”通常指的是紫檀木,而“北柘”则指的是柘木。很多人对“柘木”并不熟悉,那么“南檀北柘的柘木是什么树”呢?本文将从植物学角度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相关信息。
一、
“南檀北柘”的说法源于古代对优质木材的地域划分,其中“南檀”多指热带地区的紫檀类木材,而“北柘”则指的是北方地区的一种硬木——柘木。虽然“南檀”在现代更多地被用于描述紫檀属木材,但“北柘”中的“柘木”其实是一种独立的树种,具有独特的材质与用途。
柘木(学名:Cudrania tricuspidata),又称“拓木”或“黄檀”,属于桑科植物,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,如河南、陕西、山西等地。它的木质坚硬、纹理细腻,历史上常用于制作家具、雕刻、乐器等。虽然其硬度和价值不如紫檀,但在某些传统工艺中仍占有一席之地。
此外,柘木在药用方面也有一定价值,其树皮和果实可入药,具有清热解毒、止血等功效。
二、柘木相关资料对比表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称 | 柘木、拓木、黄檀 |
学名 | Cudrania tricuspidata |
科属 | 桑科(Moraceae) |
分布区域 | 中国北方地区(河南、陕西、山西等) |
树高 | 5-10米 |
树皮 | 灰褐色,具纵裂纹 |
叶片 | 卵形或椭圆形,叶面光滑,叶背有毛 |
花 | 雌雄异株,花小,黄绿色 |
果实 | 黑色球形果,可食用 |
木材特性 | 坚硬、纹理细腻、耐腐蚀 |
用途 | 家具、雕刻、乐器、传统工艺品 |
药用价值 | 树皮、果实可入药,具清热解毒、止血作用 |
与紫檀区别 | 柘木质地较轻,颜色偏黄,不具紫檀的香气 |
三、结语
“南檀北柘”的说法反映了古代对木材资源的地域性认知。虽然“南檀”多指紫檀类木材,但“北柘”中的“柘木”也是一种具有历史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木材。了解柘木的植物学特征及其用途,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传统木材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