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工伤认定标准一览表】在日常工作中,员工因工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。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,国家制定了明确的工伤认定标准,用于判断哪些情形属于工伤,以便及时给予相应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。本文将对工伤认定的相关标准进行简要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工伤认定的基本原则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》,工伤认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:
1. 工作时间与工作场所内: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内,于用人单位指定或实际工作的场所内发生的事故。
2. 因工受伤:伤害是由于工作原因直接导致,而非个人行为或意外因素。
3. 非本人主要责任:如交通事故等,需排除员工本人为主要责任方。
4. 职业病:因长期从事特定职业而患有的疾病,也属于工伤范畴。
二、工伤认定的常见情形
以下为常见的工伤认定情形及其对应的标准:
序号 | 工伤情形 | 认定标准 |
1 |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,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| 需提供事故现场记录、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 |
2 |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,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| 需证明该伤害与工作职责相关 |
3 | 在上下班途中,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、客运轮渡、火车事故伤害 | 需提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|
4 | 因工外出期间,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| 需提供出差证明及相关事故说明 |
5 |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,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| 需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 |
6 |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、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| 需提供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|
7 | 职业病 | 需由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诊断证明 |
三、工伤认定流程简介
1. 申请:由职工本人或其近亲属、用人单位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请。
2. 受理:相关部门审核申请材料,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。
3. 调查:对事故情况进行核实,必要时进行现场调查。
4. 认定:根据调查结果作出是否属于工伤的决定。
5. 送达:将认定结果书面通知申请人及相关单位。
四、注意事项
- 工伤认定申请需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提出。
- 提交材料应真实、完整,虚假信息可能导致认定失败。
- 对认定结果不服的,可在收到通知之日起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工伤认定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,涉及法律、医学等多个领域。劳动者应了解自身权益,用人单位也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共同营造安全、合法的劳动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