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诗经景行行止原文】《诗经》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,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,共305篇。其中“景行行止”出自《小雅·车辖》篇,是《诗经》中较为经典的一句,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与追求。
一、原文
“景行行止”出自《小雅·车辖》:
> 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四牡騑騑,六辔如琴。忧心悄悄,仆夫况瘁。”
这是一首描写车马出行、旅途劳顿的诗,同时也借景抒情,表达对贤者的敬仰之情。“景行行止”意为“在宽广的路上前行”,引申为追求光明正大的行为和道德境界。
二、关键语句解析
原文 | 解析 |
高山仰止 | 比喻对高尚品德的敬仰,如同仰望高山 |
景行行止 | 在光明正大的道路上行走,象征道德修养 |
四牡騑騑 | 描写四匹雄壮的马,表现车马的威仪 |
六辔如琴 | 马缰绳整齐如琴弦,形容驾车技艺高超 |
忧心悄悄 | 表达内心忧虑、不安的情绪 |
仆夫况瘁 | 驾车的人疲惫不堪,体现旅途艰辛 |
三、文化意义与影响
“景行行止”不仅是一句诗句,更成为后世儒家思想中推崇道德修养的重要表达。它强调人应以高尚的行为为榜样,不断追求正直、光明的道路。
在古代文学中,“景行行止”常被引用,用来赞美君子之德,也用于劝诫人们修身养性、遵循正道。其影响力延续至今,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理想人格的重要象征。
四、结语
“景行行止”出自《诗经》,虽寥寥数语,却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。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,更是对人性与道德的深刻思考。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一句诗,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道德境界的追求。
表格总结: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 |
原文 |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四牡騑騑,六辔如琴。忧心悄悄,仆夫况瘁。 |
含义 | 表达对高尚品德的敬仰与追求 |
文化意义 | 强调道德修养与正直行为的重要性 |
现代应用 | 常用于赞美君子之德或劝诫修身立德 |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不仅了解了“景行行止”的出处与含义,也对其文化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