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青莲剑歌古诗原文及译文】《青莲剑歌》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歌,以其豪放不羁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。全诗描绘了诗人对剑术的热爱与追求,以及其内心深处的侠义精神。以下为该诗的原文、译文及简要总结。
一、原文
> 青莲剑歌
> 李白
> 赵客缦胡缨,吴钩霜雪明。
> 银鞍照白马,飒沓如流星。
> 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。
> 事了拂衣去,深藏身与名。
> 闲过信陵饮,脱剑膝前横。
> 将炙啖朱门,素霓切玉筝。
> 焚书灭学,非秦政也。
> 世无英雄,使竖子成名。
> 剑歌易水寒,风萧萧兮易水寒。
> 今日断肠人,独倚危楼看。
二、译文
> 赵地的游侠戴着粗布的帽缨,手中的吴钩锋利如霜雪般明亮。
> 银色的马鞍映着白色的骏马,飞驰起来如同流星一般迅捷。
> 他能在十步之内杀死一个人,千里之外也不留痕迹。
> 完成任务后便拂袖而去,从不张扬自己的名字和身份。
> 他曾在信陵君那里饮酒,把剑放在膝前横着。
> 他吃着烤肉,弹着玉筝,生活自由自在。
> 他焚烧书籍,不是因为秦始皇的暴政,而是因为他心中没有真正的英雄。
> 所以,才让那些小人物得以成名。
> 剑歌响起在易水边,风声萧萧,易水寒冷。
> 今天我这个断肠的人,独自靠着高楼远望。
三、总结与分析
项目 | 内容 |
作者 | 李白(唐代) |
诗体 | 古体诗 |
主题 | 剑术、侠义、人生感慨 |
风格 | 豪放、悲壮、浪漫 |
情感基调 | 悲凉中带豪情,孤独中见傲骨 |
代表意象 | 剑、流星、易水、断肠人 |
诗歌结构 | 分段描写人物、行为、情感变化 |
思想内涵 | 表达对英雄主义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|
四、结语
《青莲剑歌》不仅是李白对剑术的赞美,更是他对自身命运的深刻反思。诗中既有游侠的豪迈,也有对世道不公的不满。通过“青莲”这一意象,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、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境界。这首诗虽短,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,值得细细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