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王昌龄的从军行全诗】《从军行》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组边塞诗,共七首,其中最著名的是其第二首和其第六首。这些诗以雄浑的笔调描绘了边疆将士的艰苦生活与英勇精神,体现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的深刻思考。
一、诗歌
《从军行》系列作品多以边塞为背景,描绘了战士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状态、战斗场面以及内心情感。诗中常出现“黄沙”、“孤城”、“烽火”等意象,营造出苍凉悲壮的氛围。王昌龄善于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深远的情感,使读者感受到边塞将士的豪情与无奈。
二、《从军行》全诗内容表
诗题 | 原文 | 作者 | 内容概述 |
从军行(其一) | 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 | 王昌龄 | 描写边塞战士长期征战,誓死守卫边疆的决心。 |
从军行(其二) | 碛里征人三十万,一时回望着白草。寒夜警烽传,将军犹未还。 | 王昌龄 | 表现边塞战争的残酷与将士的思乡之情。 |
从军行(其三) | 大漠风尘日色昏,红旗半卷出辕门。前军夜战洮河北,已报生擒吐谷浑。 | 王昌龄 | 记录一场胜利的战役,展现边将的英勇。 |
从军行(其四) | 胡瓶落酒空惆怅,独倚危楼望故园。万里山河非我有,梦中犹见汉家屯。 | 王昌龄 | 表达战士对家乡的思念与对国事的忧虑。 |
从军行(其五) | 马上相逢无纸笔,凭君传语报平安。 | 王昌龄 | 体现战士之间的情谊与对亲人的牵挂。 |
从军行(其六) | 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 | 王昌龄 | 强调个人责任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。 |
从军行(其七) | 战士军前半死生,美人帐下犹歌舞。 | 王昌龄 | 批判战争中将士与权贵的不平等现象。 |
三、艺术特色总结
1. 语言简练:王昌龄用词精准,意境深远,虽篇幅短小却意蕴丰富。
2. 情感真挚:诗中流露出对家国的热爱、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战友的深情。
3. 意象鲜明:如“黄沙”、“孤城”、“烽火”等,增强了边塞诗的视觉冲击力。
4. 结构紧凑:每首诗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,层次分明,逻辑清晰。
四、结语
王昌龄的《从军行》不仅是边塞诗的代表作,也是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不仅记录了边疆将士的生活与战斗,更寄托了诗人对国家、民族的深厚情感。这些诗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