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猴枣是什么】“猴枣”是一种传统中药材,因其形状酷似猴子的粪便而得名。在中医中,猴枣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、化痰止咳、消肿散结等功效,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、咳嗽痰多、淋巴结肿大等症状。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奇特,但其药用价值在民间和传统医学中有一定认可。
一、猴枣的基本介绍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称 | 猴枣 |
拉丁学名 | Rhus chinensis(注:实际为漆树科植物) |
别名 | 猴子枣、猴儿枣、猴头果 |
药用部位 | 果实或种子 |
性味 | 苦、辛,寒 |
归经 | 肺、胃经 |
功效 | 清热解毒、化痰止咳、消肿散结 |
主治 | 咽喉肿痛、咳嗽痰多、淋巴结肿大、疮疡肿毒 |
二、猴枣的来源与产地
猴枣主要来源于漆树科植物南酸枣(Choerospondias axillaris)的果实,也称“南酸枣”。其果实成熟后,表面会形成类似“瘤状”的突起,形似猴子的粪便,因此得名“猴枣”。
- 分布地区:中国南方各省,如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四川等地。
- 生长环境:多生于山地、丘陵地带,喜温暖湿润气候。
三、猴枣的使用方法
1. 煎汤内服:取适量猴枣,加水煎煮后服用,常用于治疗咽喉不适。
2. 研末冲服:将猴枣晒干后研成细粉,加入温水冲服,适用于咳嗽痰多。
3. 外敷:对于皮肤肿毒或疮疡,可将猴枣捣碎后外敷患处。
四、注意事项
- 禁忌人群:脾胃虚寒者慎用,避免引起腹泻或消化不良。
- 用量控制:需遵医嘱使用,不可过量。
- 药物配伍:常与金银花、连翘、黄芩等清热解毒药搭配使用,增强疗效。
五、总结
猴枣虽名不雅,但在中医药中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。它主要用于清热解毒、化痰止咳,尤其适合咽喉肿痛、咳嗽痰多等病症。使用时应注意体质差异,遵循专业指导,以确保安全有效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猴枣的现代研究或临床应用,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或查阅权威医药文献。